大约七八年前吧,我改了一支鱼竿。把一支不用的4米5改成了中通竿,想在野钓的时候“一竿子走天下”,大小通吃。
其实也不能算是“我”改,是我在渔具店买厂家配件,然后回家自己组装的。
现在市场上估计早有更好的解决方案,能一竿走天下,但在十年前,我这个方案应该是DIY方案中最完善的。
今天收拾库房的时候,看见这支落满土的鱼竿,擦干净拍了点照片,再简单写写,怀旧一下。
一支老光威改成中通年左右,我经常去密云的一个小水库钓鱼。这个水库本来鲫鱼密度还行,但后来老板撒了一些体型比较大的鲤鱼,我钓鲫鱼的时候连续被切了好几次线,有两次还直接把主线给拉断了。
如果放到现在,出钓时带装备,我肯定是钓鲤鱼就放弃鲫鱼,钓鲫鱼就放弃鲤鱼。但那会儿特别好琢磨,总想两头都顾着,于是天天在网上搜,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。
还真让我搜到了,钓鱼论坛里看到有人把台钓竿改成中通竿,平时钓鲫鱼能用,万一碰到大物用轮子放线,也能拿下。
我两个眼睛瞬间发亮,心想这个方案不赖啊。
再仔细搜,发现有厂家专门生产了改装套件,可以半成品改装,还有成熟产品。我搜代理商,在我家附近一个渔具店就有卖的,简直太好了。
接下来就是给渔具店老板打电话,确认有货,就直接杀过去了。
到那一聊,才知道其实挺简单。
按这个方案,把手竿儿改成中通,只需要三个主要配件:一个鱼轮儿、一根儿空心头节、外加一个头节上的出线金属头(防止磨线)。
轮子外边儿厂家还贴心得装了一个护圈这三样东西,一共花了多块钱。我回家七手八脚就把一支淘汰的竿子给改了。
首先是把原来的实心头节拿掉,换成中通的空心头节,而且需要事先安好金属出线头;第二步是把轮子安装在手把节后边,这一步需要用一些膨胀螺栓,厂家都给配好了。
整个过程挺简单很快就装好了。
需要注意一点,轮子上要用大力马线,这样稍微结实一点,因为绕在轮上的线不轻易更换。
最后,在竿梢处用八字环栓一副普通台钓线组,就可以正常垂钓了,台钓线组粗细随意。
竿梢前面那堆零碎是没用的找了个周末,我带着新改造好的竿子,兴冲冲的杀到小水库,来给新鱼竿开光。
我这把用来改造的鱼竿是80块钱买的练手竿,太沉,早都不用了。这次废物利用,看看能不能焕发青春。
我上了一套鲫鱼线组,1.0+0.8,其实心里想的是,看能不能上条鲤鱼,好让我放一把线,找找中通竿的感觉。
那天运气挺好,上午10点多,浮漂沉稳的一顿,一抬杆儿水下传来一股力量,我心说:太给面儿了,鲤鱼!
我赶紧松开轮子上的锁线器,让鱼拉着线钻进深水,就像玩海竿一样。我摇着轮忽远忽近的控鱼,感觉还挺好。
前后几个回合,轮子上的线放出去大概有二三十米吧,成功入护,目测是一条三斤多的鲤鱼,也不算大,但在水库“野化”了半年之后,还是挺有劲儿的。
这支鱼竿,我就用了这一次,后来再也没有带出去过,因为很鸡肋。
首先,鱼竿加了后边的轮之后,重心太靠后变得很笨重。钓鲫鱼想打频率?那得活活累死。
其次,在北京很难遇到体型特别大的野生鲤鱼,所以中通竿其实上没有太多使用场景。
最后,鱼竿加了一个笨重的轮之后,放哪儿都不顺溜,搁渔具包里特别碍事儿。他那个轮还是固定的,不能随便拆卸。
渔轮做工其实还凑合其实从这个产品研发的角度看,厂家的初衷还是挺好的,想打一个市场痛点。当时在网上也确实有人买,包括我在内。但后来这种自己改中通的套件好像就销声匿迹了,也可能是我后来就不再